钢铁人必看!“一带一路”为钢铁行业带来了一条怎样的路?

摘要:
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不仅有利于资源开发、转移优势产业,而且能够在输出技术和装备的同时,有效解决钢材贸易争端,突破贸易壁垒,采用工程项目总承包、EPC等模式,在避免贸易摩擦的同时,间接带动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。

  自2013年首次被提出以来,“一带一路”概念和内涵不断充实,具体工作内容由点及面,涵盖了铁路、港口、桥梁、公共安全设施的基础设施、工业化建设、人文项目等很多类型的内容,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、欢迎和关注。

  就钢铁行业而言,全行业上下游对“一带一路”都十分看好,其中,也包括国际四大矿业巨头中的必和必拓和FMG。必和必拓的总裁在不同场合提到“一带一路”将利好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。FMG更是在公司年报中对“一带一路”对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予以描述和预测。 

  具体而言,“一带一路”能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的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化解产能过剩 

  目前,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调结构、去产能的关键时期,整体行业承受的内外部压力巨大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带动中国钢材的出口,对化解中国国内钢铁行业整体过剩的状况起到了积极的、直接的促进作用。

  据资料显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中,钢材净进口国数量占70%以上。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钢材近6400万吨,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近60%,其中,棒材、线材、中小型型钢、大型型钢、铁道用材、钢筋共计2950.6万吨,约占钢材出口总量的将近三成。这对于化解中国钢材对外出口中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

  加速产能合作 

  产能合作方面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钢铁行业上的合作是互补的,而不是简单地将落后或过时的、重污染的产能转移出去。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钢铁贸易与产能合作,是共同协商、设计、建造新的钢铁产业,把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、技术优势和经验模式转化为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钢铁业新的发展格局形成。据国际钢协最新数据显示,自“一带一路”概念提出后,其沿线国家近年来的钢铁产量明显增长,2016年这些国家的钢铁产量累计近3亿吨,同比增长4.0%,增长速度是全球钢铁行业平均值的6倍左右。

  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,哈萨克斯坦的铬矿、铜矿、钼矿资源,蒙古的钼矿、铜矿资源,乌克兰、加蓬的锰矿资源等均是中国工业,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需的稀缺资源。我国可以充分利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通过产能合作,获取国家发展所需的重要战略资源。

   带动机械设备用钢 

  “一带一路”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吸引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、装配、机械设备、加工等企业积极参与到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中。

  如:我国的大型装备企业、物流和能源装备企业中集集团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拓展海外新型市场的半挂车、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业务,带动了中国重型汽车制造业走出去。

  据了解,截至2016年底,仅新兴型国家半挂车市场需求就近80亿美元,这将对我国重型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福音,也会间接促进我国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和精密铸件生产企业的发展

   带动基建用钢 

  基础建设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很多国家由于财政原因,基建投资支出不足,普遍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。人均GDP、人均公路里程、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中国;很多沿线国家的城镇化率较中国都有10%-20%,甚至更高的提升空间。正如习近平主席在5月14日“一带一路”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提到的“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、中老铁路、亚吉铁路、匈塞铁路等项目,建设瓜达尔港、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,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。目前,以中巴、中蒙俄、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,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,以铁路、港口、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,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”。

  据亚开行研究所推算,未来10年内,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总计需要8至10万亿美元。根据经验值,每亿元(人民币)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消耗2000吨钢材,如果未来10年内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8至10万亿美元,折算人民币55至70万亿元,需要消耗钢材11-14亿吨,平均每年消耗钢材1.1-1.4亿吨,有助于我国有效化解过剩钢铁产能。

  带动钢铁产品出口 

 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不仅有利于资源开发、转移优势产业,而且能够在输出技术和装备的同时,有效解决钢材贸易争端,突破贸易壁垒,采用工程项目总承包、EPC等模式,在避免贸易摩擦的同时,间接带动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

  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6年底中国相关工程项目合同金额超过70亿美元,间接推动了我国钢材市场的发展。据最新数据显示,2017年1季度,中国企业参与的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就近千份,完成营业额144亿美元,同比增长4.7%,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近一半。

   树立中国钢铁品牌 

 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不但有助于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,更有助于树立我国钢铁企业、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形象,开拓海外市场,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
  纵观发达经济体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,都是从量变引起质变,国际化将是钢铁产业做大、做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浦项、蒂森克虏伯、新日铁住金等世界级钢铁巨头,无疑不是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典范。

  因此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钢铁企业,努力推进我国的钢铁行业海外布局,进行全球资源配置,通过友好合作,寻求国际化市场和战略伙伴,提升中国钢铁行业整体生存能力,将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路径之一

关注五阿哥微信号,阅读更多
版权说明:

五矿阿里钢铁平台,(下称“平台”或“本网”,网址www.wuage.com)由五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享有所有权及经营权,商情资讯频道系平台经营的,为平台用户提供行业资讯等相关信息的频道,在本网合法运行。未经授权,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。如发现资讯频道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联系方式: service@wuage.com 。

钢铁人必看!“一带一路”为钢铁行业带来了一条怎样的路?

2017/05/16 10:47

  自2013年首次被提出以来,“一带一路”概念和内涵不断充实,具体工作内容由点及面,涵盖了铁路、港口、桥梁、公共安全设施的基础设施、工业化建设、人文项目等很多类型的内容,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、欢迎和关注。

  就钢铁行业而言,全行业上下游对“一带一路”都十分看好,其中,也包括国际四大矿业巨头中的必和必拓和FMG。必和必拓的总裁在不同场合提到“一带一路”将利好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。FMG更是在公司年报中对“一带一路”对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予以描述和预测。 

  具体而言,“一带一路”能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的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化解产能过剩 

  目前,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调结构、去产能的关键时期,整体行业承受的内外部压力巨大。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带动中国钢材的出口,对化解中国国内钢铁行业整体过剩的状况起到了积极的、直接的促进作用。

  据资料显示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中,钢材净进口国数量占70%以上。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钢材近6400万吨,占中国钢材出口总量的近60%,其中,棒材、线材、中小型型钢、大型型钢、铁道用材、钢筋共计2950.6万吨,约占钢材出口总量的将近三成。这对于化解中国钢材对外出口中的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

  加速产能合作 

  产能合作方面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钢铁行业上的合作是互补的,而不是简单地将落后或过时的、重污染的产能转移出去。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钢铁贸易与产能合作,是共同协商、设计、建造新的钢铁产业,把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、技术优势和经验模式转化为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钢铁业新的发展格局形成。据国际钢协最新数据显示,自“一带一路”概念提出后,其沿线国家近年来的钢铁产量明显增长,2016年这些国家的钢铁产量累计近3亿吨,同比增长4.0%,增长速度是全球钢铁行业平均值的6倍左右。

  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,哈萨克斯坦的铬矿、铜矿、钼矿资源,蒙古的钼矿、铜矿资源,乌克兰、加蓬的锰矿资源等均是中国工业,特别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需的稀缺资源。我国可以充分利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通过产能合作,获取国家发展所需的重要战略资源。

   带动机械设备用钢 

  “一带一路”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吸引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、装配、机械设备、加工等企业积极参与到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中。

  如:我国的大型装备企业、物流和能源装备企业中集集团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拓展海外新型市场的半挂车、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业务,带动了中国重型汽车制造业走出去。

  据了解,截至2016年底,仅新兴型国家半挂车市场需求就近80亿美元,这将对我国重型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福音,也会间接促进我国汽车用钢生产企业和精密铸件生产企业的发展

   带动基建用钢 

  基础建设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很多国家由于财政原因,基建投资支出不足,普遍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。人均GDP、人均公路里程、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中国;很多沿线国家的城镇化率较中国都有10%-20%,甚至更高的提升空间。正如习近平主席在5月14日“一带一路”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提到的“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、中老铁路、亚吉铁路、匈塞铁路等项目,建设瓜达尔港、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,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。目前,以中巴、中蒙俄、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,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,以铁路、港口、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,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”。

  据亚开行研究所推算,未来10年内,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总计需要8至10万亿美元。根据经验值,每亿元(人民币)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消耗2000吨钢材,如果未来10年内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8至10万亿美元,折算人民币55至70万亿元,需要消耗钢材11-14亿吨,平均每年消耗钢材1.1-1.4亿吨,有助于我国有效化解过剩钢铁产能。

  带动钢铁产品出口 

 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不仅有利于资源开发、转移优势产业,而且能够在输出技术和装备的同时,有效解决钢材贸易争端,突破贸易壁垒,采用工程项目总承包、EPC等模式,在避免贸易摩擦的同时,间接带动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

  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6年底中国相关工程项目合同金额超过70亿美元,间接推动了我国钢材市场的发展。据最新数据显示,2017年1季度,中国企业参与的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就近千份,完成营业额144亿美元,同比增长4.7%,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近一半。

   树立中国钢铁品牌 

 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不但有助于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,更有助于树立我国钢铁企业、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形象,开拓海外市场,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
  纵观发达经济体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,都是从量变引起质变,国际化将是钢铁产业做大、做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浦项、蒂森克虏伯、新日铁住金等世界级钢铁巨头,无疑不是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典范。

  因此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钢铁企业,努力推进我国的钢铁行业海外布局,进行全球资源配置,通过友好合作,寻求国际化市场和战略伙伴,提升中国钢铁行业整体生存能力,将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路径之一